歡迎來到金飛鷹集團官網!

專注國內外醫療器械谘詢服務

注冊認證 · 許可備案 · 2022世界杯歐洲區賽程時間表 · 企業培訓

400-888-7587

0755-86194173、13502837139、19146449057

020-82177679、13602603195

四川:028-68214295、15718027946

湖南:0731-22881823、15013751550

公告通知

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公告通知

返回列表返回
列表

深圳衛健委:推動醫療美容等細分領域擴容提質




近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2024年深圳市衛生健康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從完善優質高效醫療服務體係、夯實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體製機製、推動醫療衛生高地建設等十個方麵共提出了36條工作要點


其中第二十九條提到:


支持健康消費新業態發展。出台支持健康服務業發展若幹措施,推動醫療美容、醫療旅遊、“互聯網+醫療”、康複護理、高端健康體檢等細分領域健康服務擴容提質。支持社會力量辦醫高端化發展,培育和發展社會辦醫品牌。建立社會辦醫療美容機構培育庫,成立市醫療美容質量控製中心,引進和指導社會力量舉辦2家品牌化、連鎖化高端醫療美容醫院。提高48家互聯網醫院服務能力水平,加快深圳電子處方中心建設和試運營,健全在線支付、處方流轉、醫保結算等“互聯網+醫療”政策配套。

《工作要點》全文如下:


一、完善優質高效醫療服務體係


(一)構建新時代衛生健康服務新體係。貫徹落實《深圳市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體係 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計劃(2024—2025年)》,持續完善“市級醫療中心+基層醫療集團”為主體的整合型優質高效醫療服務體係,修訂深圳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對標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要求,聚焦影響市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治,遴選市級醫療中心高標準建設醫學中心。推動各區規範以“區屬綜合醫院+社康機構”為組織形態的基層醫療集團建設,持續優化以“兩融合一協同”(醫院與社康機構融合發展、醫療與預防融合發展、全科與專科協同服務)為核心的管理體製、運行機製。完善“市二醫院—大鵬醫療健康集團”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模式,啟動市人民醫院與鹽田區、北大深圳醫院與深汕特別合作區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完善基層醫療集團雙向轉診服務標準,推動牽頭醫院將至少1/3門診號源和1/4住院床位下沉社康機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擴大康複和護理等接續性服務供給,推動每個區至少規劃建設1家公立護理院,支持社會辦綜合醫院轉型為護理院和康複醫院。


(二)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出台《深圳市衛生健康服務體係規劃》,推動與區域衛生規劃、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社康服務體係規劃等多規合一。加快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二期、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深汕醫院等項目建設,新開工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腫瘤臨床研究中心、市康寧醫院改擴建二期等項目,建成市人民醫院龍華分院改擴建一期、市質子腫瘤治療中心等項目,全年新增床位8000張以上。完善委領導掛點督導、處室對口聯係機製,推動市中醫院光明院區、市新華醫院及北京天壇醫院合作辦院項目等至少7個完工項目盡快投入使用。在運動醫學、乳腺疾病治療等領域加快引進國內一流專科資源,做好第六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申報準備。


(三)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實施新一輪基層衛生健康服務能力提升行動計劃,新改擴建社康機構全麵達到設置標準,根據區域需求落實28家社區醫院規劃建設任務,新增社康機構35家、全科醫生500人以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同比增長3.8%以上。鼓勵達標社康機構積極申報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評審。開展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引進培育計劃,深化全科醫學職稱評審製度改革,逐步提高全科醫師在社康機構執業比例。出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製定星級家庭醫生評價標準,推出多種類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力爭全人群簽約覆蓋率至少提升3個百分點。


(四)推進醫療應急體係建設。修訂《深圳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出台《深圳市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體係建設實施方案》,推動緊急醫學救援、衛生應急演訓、重大傳染病防治、中毒醫療救治和核輻射醫療救治“五大基地”建設,更新升級專業緊急醫學救援設施設備,組建以急診科為主的市級緊急醫學救援隊伍,各區至少建立一支20人的背囊化醫療應急小分隊。優化醫療急救網絡建設,擴充公共場所AED配置,強化社會急救培訓。落實“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加快市人民醫院寶安醫院示範項目建設。依托市第三人民醫院建設市級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鼓勵各區依托區屬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區級公共衛生臨床中心。


二、夯實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體製機製


(五)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與治理。協同推動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更新完善全市統一的按病種分值付費(DIP)病種目錄庫。推動完善與醫療服務體係相適應、與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功能定位相匹配的醫保支付製度。統籌推進集中整治醫療機構違法違規獲取醫保基金三年專項行動,強化醫療機構規範獲取醫保基金的主體責任。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價格動態調整評估,對矛盾突出的項目適時啟動專項調價工作,健全新藥和創新型醫用耗材價格形成機製,理順醫療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中國賽程 比價關係。落實好國家、省、市集中帶量采購工作政策,引導和推動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優化藥品使用結構。


(六)深化人事薪酬製度改革。出台《關於促進衛生健康人才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實施名院長引進和培育計劃。啟動第五期50名公立醫院院長及後備人才職業化培訓。用好事業編製“周轉池”政策,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全年招聘不少於6000人,引進和培養300名高精尖缺人才。建成衛生健康人力資源管理平台。推動出台《公立醫院總量內人員管理辦法》《公立醫院薪酬製度改革實施方案》,建立薪酬水平動態調整及政策性核增機製,進一步規範薪酬內部分配,提高公立醫院人員支出占比、人員固定薪酬占比,提高在崗非編人員企業年金覆蓋率,推動同崗同績同薪。健全公立醫院負責人薪酬激勵約束機製,適時修訂實施《公立醫院黨政主要負責人目標年薪製試點方案》。完善公立醫院領導班子成員任職條件設置、日常管理及考核製度,強化考核結果運用。


(七)提升醫院運營管理水平。研究製定公立醫院管理辦法,規範及完善公立醫院各項管理製度。實施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範行動。推廣綠色醫療模式,遴選一批綠色、智慧、安全示範標杆醫院。完善公立醫院運營管理製度體係,深入推進業財融合,加強總會計師隊伍建設,提升經濟管理和運營分析能力。建設公立醫院運營管理信息係統,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建立健全風險評估機製,完善重點業務及高風險領域的內部控製措施。推動修訂政府醫療衛生投入政策實施方案,優化公立醫院財政投入結構,改革完善基本醫療服務補助政策,強化“獎優促劣”質量調節導向,進一步推動分級診療。


(八)讓群眾看病更安全更暖心。完善醫療質量安全管理製度和規範,建設醫療質量控製中心管理信息係統,建立醫療安全通報機製和醫療質量持續改進機製,遴選第二批醫療質控中心10家以上。開展醫療質量提升行動,落實國家患者安全專項行動監測指標,各醫療機構至少完成1輪全院巡檢排查和全院患者安全專項培訓,手術並發症發生率、I類切口手術部位感染率、低風險組病例死亡率等進一步降低。繼續深入實施醫療服務“雙改善、雙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務中心設置,加強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孕產婦等特殊人群優診服務,健全兒童就診高峰期應對預案。試點開展“主診醫師負責製”“護理垂直管理”“全院一張床”“預住院”等改革,逐步提高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比例,支持醫護聯合查房和開設多學科聯合診療門診。


三、推動醫療衛生高地建設


(九)聚力打造龍頭醫院和主打學科。探索“一院一策”考核模式,推動市級醫療中心深入挖潛,逐步提高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成績。用好政策支持清單,提升2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發展水平。支持高水平醫院與深圳都市圈內醫療機構組建醫療聯合體,擴大醫療輻射力和專科影響力。出台優勢重點學科群建設行動計劃,推動市級醫療中心明確若幹個主打學科,支持更優更強發展。新增2個以上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支持各區結合區屬醫院需求培育、建設一批符合基層醫療集團功能定位的學科。按照重大疾病防治、臨床醫學研究、優勢重點學科群建設等需要,完善“醫療衛生三名工程”政策,加大全職一流學科團隊引進力度。完善學科帶頭人管理製度,健全引進、培養、選拔、評價、考核、激勵和退出機製,加強學科人才梯隊建設。


(十)建立健全醫教協同發展機製。出台加強醫教協同若幹政策措施,推動建立多部門參與的醫學教育管理協調機製,共同協商研究醫學院校規劃建設、醫學學科設置、附屬醫院建設等重大事項。製定高等醫學院校附屬醫院管理辦法,推動醫學院與附屬醫院學科體係一體化建設,共建臨床學科(專科)、臨床診療研究中心和聯合教研室,對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建立“雙聘”等人才聯合培養製度。實施臨床教學質量提升計劃,組織開展“名師優課”培育項目和臨床教學師資分層培訓,聯合開展附屬醫院教學質量評估。


(十一)增強醫學科技創新發展能力。全麵布局建設20個以上市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出台《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中心建設方案》並啟動實施,統籌區域臨床試驗資源,做好與香港及國際臨床試驗規則對接,構建粵港澳大灣區醫學科技創新聯合體。協調推動深圳醫學科學院與深圳灣實驗室一體化建設。強化深圳市醫學研究專項資金引導作用,推動醫學科學研究以臨床需求為導向進行布局。出台支持研究型醫院建設發展的若幹措施,製定研究型醫院評價體係,健全臨床研究管理組織架構,建立促進醫務人員參與醫學科研的激勵與約束機製。建立全市臨床研究人才庫,完善醫師科學家培養模式,開展研究型醫師、護士及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和培訓。


(十二)提升醫學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高標準編製並推動出台深圳國際醫學城規劃,促進醫學科技、醫學教育、醫療服務、醫療產業融合發展,布局打造“基礎研究—臨床研究—成果轉化及產業化—臨床應用”的產學研創新體係。深入推進高水平醫院臨床研究和成果轉化能力提升試點建設,探索設立實體化區域倫理中心,探索建設臨床科研共享數據庫。上線臨床研究信息管理“醫企”平台,支持醫療衛生機構與科研機構、企業建立常態化交流機製,共同組建創新聯合體。製定醫療衛生機構科技成果轉化操作指南和盡職免責指引,完善成果轉移轉化激勵製度,支持公立醫院通過多種形式實現醫學科技成果市場價值。


(十三)推動深港醫療衛生深化合作。全麵推進落實深港深化醫療衛生合作框架協議,推動深港兩地醫療機構結對共建,加強跨境醫療、科研和教學合作。力爭完成2家、新啟動2—3家粵港澳大灣區醫院《醫院質量國際認證標準(中國)》(2021版)評審認證。新增兒科、麻醉科等5個深港專科醫師培訓專業,選派50名符合條件的醫護人員赴港培訓交流。擴展“長者醫療券”適用醫療機構數量到3家,2家醫院試點香港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牙科服務先導計劃,推進深港跨境轉運“救護通”。支持前海泰康國際醫院、招商力寶太子灣醫院開業運營,爭取引進3家港資澳資醫療機構落戶前海。


四、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十四)推進落實中醫藥綜合改革任務。創建新一輪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臨床傳承創新研究中心、國家中醫濕證重點實驗室深圳工作站建設,提升市中醫藥研究所科研引領能力。探索建立中醫優勢病種中西醫同病同效同價機製,優化調整中醫打包收費項目,試點實施中醫優勢病種日間病房、中醫經典病房。啟動新一輪市級中醫重點專科評審。推動本土高校開設中醫藥專業。


(十五)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加快市中醫院針灸推拿分院等項目建設,推動三級中醫醫院牽頭組建緊密型醫療服務共同體。推進全市不少於4個行政區創建新一輪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範區。評選建設10家以上社康機構旗艦中醫館,培養一批非中醫類醫院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推進中醫藥文化進機關、進社區、進校園、進家庭,出台鼓勵中醫藥上門服務等配套政策措施,開展中醫藥健康文化宣傳旅遊基地評定,促進中醫藥養生保健和健康消費。


(十六)支持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出台《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傳統醫學傳承創新中心建設方案》,推動深港澳中醫藥合作,發展中醫藥醫療聯盟,積極融入粵港澳中醫藥協同發展大局。引進和培育優質中醫藥企業,探索建設中醫藥海外貿易基地,促進中醫藥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製定《深圳市醫療機構中藥飲片代煎代配質量控製指南》,支持光明國際中醫藥港試點建設中藥飲片代煎代配全流程溯源監管服務平台及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存證固證平台,支持寶安區開展中藥飲片質量追溯管理和自動化調劑應用試點。


五、推動疾控事業高質量發展


(十七)加強疾控體係建設。落實疾控機構改革部署,做好市、區兩級疾控中心重新組建工作。推動市疾控中心加快建設省級區域公共衛生中心,實施市、區兩級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和能力提升工程,加強街道公共衛生中心和社區疾控體係建設,建立社區疾控片區責任製。加強基層疾控力量配備,保障社康機構從事公共衛生工作人員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比例不低於25%。強化醫療機構疾控職能,落實公共衛生或預防保健科室規範化建設,完善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責任清單,擴大醫療機構疾控監督員試點範圍。


(十八)提升行政執法能力。健全衛生健康行政執法體係,完善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行政執法網絡,加強行政執法資源配置和規範化建設,進一步加強信息化技術手段運用。深化衛生監督量化分級評價分類監管模式,完善醫療衛生機構“一戶一檔”電子檔案。完善衛生健康監測與監督執法、業務管理與監督執法協同機製,健全“三函兩書”柔性監督執法機製,推動“以案促改”“以案促管”“以案促建”。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深入開展“醫安”“健安”等係列監督執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非法應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無證行醫等行為。加強戒毒治療工作規範管理,開展以民營醫院、個體診所為重點的醫療機構精麻藥品安全管理專項檢查。探索打造新型衛生監督實訓基地。加強衛生健康法治教育,加大科學就醫宣傳力度。


(十九)創新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機製。深入實施專家進社區醫防融合項目,依托市級醫療中心建設重大疾病防治中心,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專業指導。完成福田、羅湖、南山、龍崗區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複審任務。拓展社會心理衛生服務網絡,將心理健康服務納入醫務人員繼續教育內容,在婦幼保健機構和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普及精神衛生、臨床心理等服務,每個街道至少有1家社康機構提供心理谘詢服務。加強心理危機幹預體係建設,完善突發事件心理援助應急機製,組建跨部門、跨學科心理援助工作隊伍。持續推進職業健康保護行動。開展艾滋病、結核病、病毒性肝炎專病防治攻堅行動,在4個無結核城區建設試點區域實施第二輪周期評估與綜合幹預。


(二十)加強疾控人才隊伍建設。創新疾控機構與高校聯合培養人才機製,協同推進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加強公共衛生和疾控骨幹人才培養。建立公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和醫療機構臨床醫生交叉培訓製度,加強臨床醫務人員疾控知識技能培訓和公共衛生人員臨床知識技能培訓。探索設立公共衛生總師,推進公共衛生首席專家製度,更新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衛生專家組。健全符合疾控工作特點的人才評價和使用機製,完善符合衛生健康行政執法特點的職業晉升和交流製度。


六、深入推進健康深圳建設


(二十一)深入開展健康深圳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調整深圳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工作規則和成員單位職責分工,開展國家衛生城市常態化評估,組織實施季節性愛國衛生運動,開展病媒生物防製執法“車輪戰”。出台公共政策健康影響評估製度,形成1—2個健康影響評估典型案例。開展智慧健康社區建設創建示範,各區至少建成1個項目。推進學生營養健康行動,探索建立“小胖墩、小眼鏡”防治長效機製。加大健康縣區和健康場所創建力度,倡導健康深圳誌願服務活動。組織開展無煙城市控煙賦能行動,在全市至少5家醫療機構開展規範化戒煙門診試點。


(二十二)推動婦幼健康聯合體建設。出台推動婦幼保健機構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完善全市婦幼保健機構聯合體管理架構並推動常態化運作,建立婦幼臨床質量控製指標體係,設立聯合體資源共享中心,建成危重症新生兒、急危重症孕產婦轉會診平台。持續推進母嬰安全和健康兒童行動提升計劃,製定生殖健康促進方案,加強產前篩查與診斷質控,加強兒童營養與喂養指導,做好兒童眼、口腔、心理行為篩查等保健服務,全市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分別控製在6.5/10萬、2.5‰以下。


(二十三)打造托育服務示範樣板。加強人口監測及戰略研究,推動國家高端智庫“健康和人口發展戰略研究院”落戶深圳。積極創建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範城市,組織開展托育機構服務質量評估,落實普惠托育機構建設和運營補助,組織編寫《托育機構建築設置標準》《醫育結合托育機構服務規範》。持續推動幼兒園開設托班,引導用人單位、醫療機構等多種力量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力爭社區托育服務設施全覆蓋,新增托位2.2萬個。加強托育機構綜合監管和托育服務業務指導,推動完善托育機構安全防護措施,開展托育機構工作人員崗前和在崗培訓,逐步實現衛生保健人員100%持證上崗。


(二十四)促進實現健康老齡化。完成區級老年健康指導中心設置,推動各醫療機構、醫養結合機構等落實老年健康服務標準、規範。實施老年人營養改善、口腔健康促進、心理關愛等行動,老年人失能(失智)篩查率超過70%。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含中醫類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65%以上。創新“兩院一體”“兩床融合”醫養結合運營服務模式,製定《老年人整合照護服務規範》,實施基層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建設示範項目,醫養結合機構數達到33家,老年人醫養結合服務率超過35%。推進每個區至少1家醫院建設安寧療護病區或病房,全市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醫療機構數量達到60家。


七、推動衛生健康智能化數字化轉型


(二十五)提升數據治理水平。統籌建設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庫、電子病曆庫、醫療衛生資源數據庫,形成可信共享的統一衛生健康數據底座。初步形成衛生健康數據資產目錄,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化標準體係。推進《深圳市衛生健康數據管理辦法》落地實施,探索開展衛生健康數據分類分級應用規範。探索建立信息技術應用聯合研究機製,推進醫學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落地,提高便民服務水平和管理效能。推動公立醫療機構設立首席數據官和支撐團隊,促進衛生健康智能化、數字化轉型。


(二十六)全麵推動業務工作數字化。建立全市衛生健康信息化項目統籌管理機製,推進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形成可借鑒、可複製和可推廣的智慧醫院建設樣板。加快基於CIM/BIM的醫療衛生資源時空信息平台項目建設,促進基礎時空數據與醫療數據深度融合。推動醫療物聯網立項建設,接入大型醫療設備,研究、開發醫療物聯網技術標準及業務規範,打造全市統一的醫療物聯網底座。提升智慧健康便民惠民服務水平,逐步擴大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範圍至社會辦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全麵推廣刷碼、刷臉就醫,探索“信用就醫”等服務。


(二十七)保障網絡信息和數據安全。建立層級分明、權責清晰、可操作性強的數據安全管理和個人信息保護責任製度體係,完善衛生健康行業網絡安全事件應急處置閉環管理機製,建立多部門網絡安全協同聯動機製,常態化開展網絡和數據安全檢查、風險評估和滲透測試,強化網絡安全及數據安全態勢感知、信息安全應急處置能力。開展密碼應用安全培訓,製定商密改造計劃,進行商用密碼應用安全性評估和備案。製定全市醫療衛生機構深化信創工作實施方案,加快市職防院等試點單位信息係統信創改造項目申報立項。


八、推動健康服務業創新發展


(二十八)拓展健康管理服務供給。完善居民健康管理製度,製定居民健康管理辦法,加強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庫建設與管理。加大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等常見疾病健康篩查力度,做好全流程健康管理銜接。400家社康開展夜診服務,試點建設10家眼健康管理中心,打造10家糖尿病健康管理示範中心,家庭病床建床數量提高到2萬張以上,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組建數提高至5000個以上。80%的社康機構提供刮痧、拔罐、艾灸等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婦幼保健機構全部開展更年期保健特色服務。


(二十九)支持健康消費新業態發展。出台支持健康服務業發展若幹措施,推動醫療美容、醫療旅遊、“互聯網+醫療”、康複護理、高端健康體檢等細分領域健康服務擴容提質。支持社會力量辦醫高端化發展,培育和發展社會辦醫品牌。建立社會辦醫療美容機構培育庫,成立市醫療美容質量控製中心,引進和指導社會力量舉辦2家品牌化、連鎖化高端醫療美容醫院。提高48家互聯網醫院服務能力水平,加快深圳電子處方中心建設和試運營,健全在線支付、處方流轉、醫保結算等“互聯網+醫療”政策配套。


(三十)提高醫療服務輻射能級。加強深圳都市圈醫療資源合作共享,推動電子病曆互聯互通、醫院質量同標同質、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公共衛生聯防聯控。擴大“港澳藥械通”等惠民政策覆蓋,適用藥品、醫療器械增加至40種以上。支持體醫融合發展,製定醫學健身中心標準,建設5個以上體醫融合示範點、5家以上體育特色醫院,在社康機構開展運動處方培訓。試點10家市屬醫院開展以高端健康體檢為主的健康旅遊項目。整體推廣全市優勢專科,異地就醫患者住院占比達到10%。


九、提升行業黨建和治理水平


(三十一)加強衛生健康係統黨的建設。提升黨委領導下院長負責製運行質量,加強醫院重大問題議事規則執行情況的日常監督。建立兩新黨委委員分工負責和黨建組織員分片包幹工作機製。探索建立“委院”紀檢兩級聯合辦案機製,建立委屬單位紀檢工作考核指標體係。全麵實施加強醫院黨建促醫德醫風和隊伍建設的若幹措施,打造“一院一廉”特色廉潔文化品牌。紮實穩妥、有力有序推進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探索完善行業聯合懲戒製度。組織開展巡視巡察、審計反饋問題及自查自糾整改落實情況監督,構建整改常態長效工作機製。健全意識形態安全風險預警、研判、處置機製。以先進典型宣傳引領行業風範,打造衛生健康宣傳精品。注重醫院文化建設,發揮工青婦等群團作用,豐富職工文體活動,增強凝聚力、向心力。


(三十二)提升行業依法治理水平。推動《深圳經濟特區中醫藥條例》《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深圳經濟特區健康條例》等特區法規相關配套文件製定出台。開展《深圳經濟特區托育服務條例》和《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急救條例》等修訂立法調研。加強醫療管理、疾病防控、營養健康等重點領域衛生健康標準修訂指導和監管。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規範重大行政決策出台,製定衛生健康行政處罰裁量權規則及基準,加快推進“出生一件事”“身後一件事”主題事項落地。


(三十三)構建多元化綜合監管體係。推進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重大改革任務和政策措施落實,研究製定綜合監管責任清單,構建部門協同監管新機製,開展綜合監管督察,建立行業信用監管製度,強化醫療衛生機構運營管理主體責任。推動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平台建設,完成醫療服務多元化監管係統二期建設,加強AI智能監管和醫療機構“透明執業”工程運用,上線“深圳醫美查”微信小程序,構建常態化風險預警、整改提升機製。加強“健康深圳”政府績效考核,推動重大任務落實。持續完善委屬委管單位績效考核機製,加強考核結果多元化應用。


十、防範化解衛生健康領域重大風險


(三十四)防控重大傳染病及生物安全風險。完善重大傳染病聯防聯控機製,健全傳染病智慧化多點觸發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機製,加強市疫情防控指揮辦綜合組值班值守和疫情防控應急響應。市、區分別組建傳染病現場應急處置快速反應小分隊、基層綜合應急分隊。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重大疫情救治機製,加強醫療機構內部和醫療機構之間的資源統籌調配。加強相關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應急演練,開展生物安全分層分類培訓。


(三十五)做好行業安全生產風險防範。深入開展衛生健康領域平安深圳建設。嚴格落實《深圳市衛生健康係統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職責規定》,壓實醫療機構主體責任。完善安全生產督導檢查機製,開發安全隱患管控信息係統,推進燃氣、消防等安全生產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工作,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年度至少開展2次全麵排查。加強對社會辦醫療機構專項檢查。


(三十六)統籌推進矛盾糾紛有效化解。加強信訪預防、受理、辦理、監督追責法治化,推動院內調解、人民調解、行政調解、仲裁調解、法院訴訟等多種醫療糾紛處理途徑有效銜接,探索開展醫療機構醫療糾紛處理示範點建設。落實委領導班子、委屬單位班子成員定期接訪製度,執行新任、年輕幹部到信訪崗位跟崗輪訓工作製度。推動委屬各單位來訪接待場所軟硬件設施升級改造。跟蹤民生訴求事項差評回複辦理情況,加強高頻高發訴求類案預警、分析,深入推進源頭治理。


信息來源: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排版整理:金飛鷹藥械




往期精彩推薦


#

深圳救治類醫械企業最高可獲3000萬元資助,具體實施細則來了!

#

專門提供醫療器械運輸貯存服務的企業注意:現場檢查指導原則來了!

#

北京藥監局:第一類醫療器械產品備案相關事項有變動啦!

#

海口:取得Ⅲ類醫療器械注冊並落地本市生產,可獲補助200萬元!

#

江西藥監局: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等8種證照實行電子證照

#

湖南藥監局:強脈衝光治療儀等35個醫療器械產品被終止注冊程序!








醫療器械注冊谘詢認準金飛鷹

深圳:0755-86194173

廣州:020 - 82177679

湖南:0731-22881823

四川:028 - 68214295


常用查詢:
俄羅斯官網 ANVISA 加拿大官網 日本厚生勞動省 更多國外查詢>>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中國台灣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廣東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 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深圳市行政服務大廳 更多國內查詢>>
谘詢 谘詢

電話

400熱線

400-888-7587

深圳熱線

0755-86194173、13502837139、19146449057

廣州熱線

020-82177679、13602603195

微信

二維碼

微信公眾

二維碼

小程序

郵箱

企業郵箱

6176774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