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動態
您的位置:首頁2022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 法規動態
從高端醫療裝備的國產化突破,到人工智能與醫療器械的深度融合,再到適老型醫療產品的研發推廣,代表委員們的建議不僅聚焦行業痛點,更勾勒出未來醫療科技的發展藍圖。這些提案能否為醫療器械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生活?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兩會期間醫療器械領域的創新性提案,看看這些建議將如何推動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楊建成楊建成強調,高端醫療裝備是國家科技進步的重要標誌,今年將重點推動高端醫療器械的持續創新。例如,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製的重離子精準放療裝置已取得顯著成果。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醫藥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國藥勵展展覽有限公司董事於清明提出,應該積極借助人工智能(AI)、移動互聯、機器人、大數據等技術賦能醫療器械創新,精準填補適老型家用醫療器械和康複輔助設備的市場缺口、產品短板,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滿足居家智慧養老需求。建議設立專項基金、給予稅收優惠、加速審評審批,並將部分適老型產品納入醫保目錄。
於清明代表還建議,通過“三醫”聯動強化醫療器械唯一標識(UDI)的實施與應用,促進醫療器械行業合規與創新並行,助力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麻醉中心敖虎山建議,應破除機製阻礙,為創新醫療產品進入醫院開辟綠色通道,同時優化醫保報銷製度,提升創新產品的市場可及性。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玉宇指出,醫療器械創新需依賴產、學、研深度融合。建議以企業為創新主體,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動科技成果高效轉化。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院長史偉雲建議,動態更新《中國罕見醫療器械目錄》,優先覆蓋眼科、心血管等臨床必需領域,並出台《罕見醫療器械管理條例》,允許使用真實世界數據替代部分臨床試驗,對延續生命類器械實施“有條件上市+上市後研究”機製。同時,他提議開通“研審聯動”通道,縮短技術審評時限至40個工作日,並優化注冊檢驗流程。
醫療器械注冊谘詢認準金飛鷹
深圳:0755-86194173
廣州:020 - 82177679
四川:028 - 68214295
湖南:0731-22881823
湖北:181-3873-5940
江蘇:135-5494-7827
廣西:188-2288-8311
海南:135-3810-3052
重慶:135-0283-7139
暫無留言